深化“放管服”改革 ?力爭“辦事不求人”
全力打造東北地區營商環境最優城市
?
DA市人民政府
(2020年10月)
?
DA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決策部署,突出在構建多元產業體系、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保障和改善民生、優化營商環境等方向聚焦發力,推進辦事不求人,跑出改革創新“加速度”。2019年,DA營商環境指數位列全國經濟百強市第***位、東北地級城市第1位;在東北“三省一區”營商環境試評價中DA位列21個城市綜合排名第4名,地級城市第1名。
一、圍繞企業群眾辦事切身感受,持續在“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跑動次數”上發力,著力打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
立足打造“全省服務事項最簡、服務流程最優、審批材料最少的政務服務環境”目標,堅持大廳服務有質效、網上辦事真方便、整體服務有溫度,切實增強市場主體獲得感和滿意度。
一是打造服務大廳“一站辦”。除涉密、涉敏以及特殊政務服務事項外,實現了“應進必進”,進駐服務大廳事項數占總事項數達到***%以上;在企業群眾辦事密集領域,設立了“財產登記綜合窗口、五險一金綜合窗口、工程建設審批綜合窗口、六十小審批綜合窗口、企業開辦綜合窗口、綜合受理專區”等9類綜合窗口、1個受理專區,90%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了“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個涉及多部門的“一件事”事項實現了“到一個窗口、交一套材料、跑一次完成”。立足辦事者感受,在全省率先開發建設政務服務“好差評”系統,自3月份系統上線以來,累計收到群眾評價***萬條,整改問題***余類,***萬條數據全數上傳到國家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數據庫,位列全省第一。
二是推動“網辦”“指尖辦”。打造“一網四廳”(實體大廳、網上大廳、自助大廳和手機大廳),建設“一網四庫”(人口信息、法人信息、電子證照、電子材料),搭建起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形成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馬上辦“四辦”清單,更多事項實現并聯審批、集成服務。將全市***個便民服務點全部打通,打通了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推行“網上可辦”,市、縣區***余個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90%。疫情防控期間出臺了《關于固化強化疫情期間政務服務“網辦”新舉措的指導意見》,倒逼各縣區、各部門加大“網辦”力度,網上實辦率達到了86%。截至目前,DA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手機政務服務APP上線以來累計訪問量超過100萬人次,辦件近***萬件,數據共享調用次數超過***萬次,同步減少群眾提交各類復印件3萬余份,做到“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辦事不見面”。
三是打造一件事“集成辦”。持續推行“一窗”受理改革,建立了“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一窗統一發證”的“一窗”模式,并以此為依托推行“六十小”、“企業一天開辦”、“工程建設并聯審批”等領域的“一件事”辦理。
四是推行“精簡快辦”。開展全市政務事項梳理,累計“減環節”***個、“減材料”***份、“減時限”***個工作日,被省營商局列為全省樣板,審批時限大幅壓縮至法定時限的60%。
五是推行“承諾能辦”。在工程建設、企業設立、“六十小”行業審批等領域全面實施承諾制,實現承諾即開工、辦證即開業。在全省“黨風政風熱線——走進DA直播活動”中,記者暗訪市政務服務大廳“六十小”審批過程中,不但沒訪出“缺點”,還訪出“亮點”。
六是推行“同城通辦”。公安、稅務、交通、企業設立、不動產登記及交易等***余個事項實現市、區同城通辦,讓群眾就近能辦、少跑快辦。
七是推行“專員幫辦”。開展項目承諾制、審批代辦制、駐場服務制、集中會辦制、領導包保制等“五制服務”,開通了***個審批服務“綠色通道”,為今年開復工建設的***個項目配備了“一對一”服務專員,全力以赴為企業保駕護航。
二、聚焦企業“萌芽期”培育,變“要我改”為“我要改”持續向重點領域改革發力,著力打造方便快捷的市場準入環境
突出商事、工程建設、不動產登記等企業初創階段涉及的重點領域,深度推動改革,著力推動企業快速經營投產。
一是不斷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實現登記注冊、公章刻制、發票申領、銀行預約開戶四個部門“并聯辦”“1日結”“零費用”,登記環節全面推行無紙全程電子化登記,登記檔案實行電子管理,實現申請人“最多跑一次”,提前完成國家“3個工作日完成企業開辦”目標。持續推進“證照分離”,年初以來,全市已取消審批事項2個、審批改備案事項1個、實行告知承諾事項20個、實行優化準入服務事項83個;截至4月底,全市各級審批部門辦理審批改備案事項***件,辦理告知承諾事項***件,辦理優化準入服務事項***件。提升“智慧服務”能力,年初以來,市場主體全業務類型網辦率達到90%,其中企業設立登記網辦率從2019年全年的48.16%增長到目前的96.49%。
二是持續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梳理分析確定18個全類型的工作流程,通過統一審批流程、統一信息數據平臺、統一審批管理體系、統一監管方式,以及“減、放、并、轉、調”,制定出臺30個配套制度,建立3級流程菜單,整合為6類主流程,審批清單事項由***個縮減至***個,申報材料精簡35%,審批時限由最長218個工作日壓縮至最長74個工作日,提前完成國家確定的“最長審批流程時限力爭壓減至90日以內”目標。
三是繼續強化不動產登記改革。進一步完善“一窗受理,并行辦理”的工作模式,小微企業房屋交易、不動產登記和繳稅業務實現一日辦結,其中查封登記、注銷登記和更正登記即時辦結,提前完成了國家“不動產登記最長不超過5個工作日”目標。搭建了“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開放平臺,將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延伸到80多處金融服務網點,實行全程電子化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積極推行“互聯網+房屋交易合同網簽”,通過“掌尚住建”微信程序,實現了房屋網簽備案和交易信息查詢掌上辦理、不見面辦理。
四是有效降低企業入市門檻。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深入清理違規設立的準入許可、準入環節等隱形門檻,全面實現“非禁即入”。積極放開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社會福利機構設置許可、消防技術服務機構資質審批、職業技能考核鑒定機構設立審批等行政許可事項,在政府網站公開相關市場準入事項的信息。對來慶投資的外商企業推行備案制,與工商登記“一窗辦理”“一表備案”實行全程電子化,今年新備案外商投資企業5家,投資額***萬美元。
三、聚力市場監管和司法保護,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著力打造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法治營商環境
堅持實施聯合執法和重點領域監管,嚴厲打擊各類侵害市場主體行為,進一步完善了“無事不擾”“無處不在”的監管服務體系。
一是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審查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對全市出臺的180件(規范性文件104件、其他政策措施76件)現行有效涉及市場經濟活動需進行公平競爭審查的政策措施,進行了公平競爭審查,保留***件,廢止***件。
二是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建立了“一單兩庫”(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市場主體名錄庫、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適時動態更新;統籌制定全市跨部門抽查計劃、年度抽查工作計劃,為各類檢查“瘦身”。推動落實“八個統一”監管(即統一部門聯合工作平臺,統一全市跨部門聯合抽查工作制度,統一工作流程,統一聯合檢查時間,統一抽查檢查規范,統一文本,統一公示抽查事項、計劃、任務和檢查結果),形成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市場監管長效機制。
三是用好法律武器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在執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的基礎上,制定了服務民營企業發展優商護商15條措施,審慎使用查封、扣押或凍結措施,保證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不受影響。開展“百日清案”信訪專項行動,公示失信被執行人***人、限制高消費***人次,為勝訴企業執行回款***億元;強化執法環節管控,實現了收案、結案、綜合結案率、執結率“四個上升”,同比分別上升11%、33%、66%和53%。出臺了《非法集資舉報獎勵辦法》,制定監測預警制度和群防聯動機制,嚴厲整治亂辦金融、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行為,取締投資理財類金融機構***家,查處非法集資案件***起、涉案***億元,辦結***起,切實維護金融秩序穩定。
四、發揮營商環境評價“指揮棒”作用,“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優”,著力打造東北地區最優營商環境
圍繞中國特色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和國家對地級以上城市評價工作,推動改革落地、釋放改革紅利,變營商“軟環境”為“硬支撐”、變評價“軟實力”為“硬指標”,持續向“打造東北地區營商環境最優城市”目標邁進。
一是對標對表實施摸“天花板”行動。圍繞指標補短板出臺了2019年《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1.0版),圍繞對標國內先進出臺了2020年《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若干措施》(2.0版),以企業群眾獲得感為中心、集成式深化改革、打造國內重點領域改革標桿為目標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計劃》(3.0版),強化了制度保障。
二是固化迎評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建立健全溝通協調機制,組建了DA市營商環境評價工作專班及23個指標專項組,形成了“市領導抓方向,牽頭部門抓提升,責任單位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三是健全“以考促評、以考促優”機制。將營商環境評價結果納入全市主要經濟責任指標考核中,制定了《DA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考評辦法》和《2019年度營商環境工作考評細則》,對市直71家參評單位營商環境工作開展了考核,倒逼營商環境優化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四是“走流程”確保政策舉措落地。聯動推進“走流程轉作風”制度化常態化,抓問題、疏堵點、找弱項,“同一戰線”協同發力,“同一流程”協調優化,“同一問題”協同整改,持續推動各指標優化提升,全市各級領導干部累計“走流程”***次,“線上”+“線下”體驗流程***個,發現問題***個,已完成整改***個、持續整改***個。2019年,東北“三省一區”試評價中,我市登記財產指標位列東北“三省一區”第一,獲得用水用氣、辦理破產、政務服務等三項指標位列省內第一,在企業全生命周期維度中,工程項目辦電環節壓減合并至低壓2個、高壓3個,平均接電時間壓縮至4天。在反映城市投資吸引力維度中,執行合同的立案申請和送達辦理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互聯網+招標采購”全面推行,基本實現投標企業“零跑腿”、“零成本”。在體現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維度中,“互聯網+政務服務”縱向延伸,實現95%以上事項“網上預審”“現場核驗”,91%以上的事項“網上辦跑一次”,65%以上事項“網上辦不見面”。
五、突出人民群眾生活需求,持續在優化社會服務上發力,叫響DA“辦事不求人”服務品牌
在全省率先制發了《DA市推進“辦事不求人”工作實施方案》,提出了不敢求人、不想求人、不犯求人、不用求人“四不舉措”,2019年以來,先后兩批次組織上學、看病、繳稅、戶籍等重點領域33家單位面向社會公開公示***個“不求人”事項清單和***個“求人”易發事項負面清單,勇于亮短揭丑,接受社會監督,推動“辦事不求人”化風成俗。
(一)在教育領域,全面推行中小學校“零擇校”“零擇班”“零擇位”“零指定”四零承諾制,實現子女“上學不求人”。
(二)在醫療衛生領域,引導醫療衛生機構與公立醫院簽訂責任狀、與醫療機構人員簽訂責任書,推行患者尋醫、掛號、診斷、住院等關鍵環節“號源直連”,實現群眾“看病不求人”。
(三)在納稅服務領域,通過辦稅服務廳和省局門戶網站對法律法規及30個涉稅事項進行全面公開,充分保障納稅人的知情權。
(四)在治安服務領域,堅持刀刃向內指定鐵律40條,辦事大廳的90個窗口業務一窗通辦全時無休,“辦事不求人”走在了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