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
二、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
三、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保障措施
附件:XX縣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
一、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
三、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四、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
一、指導思想
二、總體目標
三、主要工作
(一)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
1.建立統一的確權登記系統。
2.建立權責明確的自然資源產權體系。
3.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
4.探索建立分級行使所有權的體制。
5.開展水流和濕地產權確權試點。
(二)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
6.完善主體功能區制度。
7.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
8.探索建立國家公園體制。
9.完善自然資源監管體制。
(三)建立空間規劃體系
10.編制空間規劃。
11.推進市縣“多規合一”。
12.創新市縣空間規劃編制方法。
(四)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
13.完善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
14.完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
15.完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
(五)健全資源有償使用的生態補償制度
22.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
23.完善土地有償使用制度。
……
(六)建立健全環境治理體系
30.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制。
31.建立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
……
(七)健全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體系
36.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
……
(八)完善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
42.建立生態文明目標體系。
43.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
……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二)鼓勵先行先試
(三)提供法治保障
(四)強化輿論引導
(五)加強督導考核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二)主要目標。
二、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
(三)建立統一的確權登記系統。
(四)建立權責明確的自然資源產權體系。
(五)探索建立分級行使所有權的體制。
(六)開展水流產權確權試點。
三、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
(七)完善主體功能區制度。
(八)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
四、建立空間規劃體系
(九)編制空間規劃。
(十)推進“多規合一”。
(十一)創新空間規劃編制方法。
五、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
(十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十三)完善最嚴格的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制度。
(十四)完善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十五)建立能源消費總量管理和節約制度。
(十六)完善資源循環利用制度。
六、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
(十七)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
(十八)完善土地有償使用制度。
(十九)完善生態補償機制。
(二十)完善生態保護修復資金使用機制。
七、建立健全環境治理體系
(二十一)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度。
(二十二)建立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
(二十三)建立農村環境治理體制機制。
(二十四)健全環境信息公開制度。
(二十五)嚴格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八、健全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體系
(二十六)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
(二十七)推行用能權和碳排放權交易制度。
(二十八)推行排污權交易制度。
(二十九)推行水權交易制度。
(三十)建立綠色金融體系。
(三十一)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體系。
九、完善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
(三十二)建立生態文明目標體系。
(三十三)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
(三十四)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三十五)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三十六)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十、保障措施
(三十七)加強組織領導。
(三十八)開展試點試驗。
(三十九)強化輿論引導。
(四十)嚴格督促落實。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作為基本方針。
--堅持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
--堅持把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作為基本動力。
--堅持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
--堅持把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作為工作方式。
三、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二)階段目標。
四、主要工作任務及指標要求
生態空間格局優化。
生態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
生態環境狀況保持優良。
生態生活推行綠色生活方式。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建立。
五、實施步驟
(一)部署階段(2015年6月至12月)。
(二)實施檢查階段(2015年12月至2016年7月)。
(三)迎檢驗收階段(2016年8月至2016年年底)。
(四)總結提高階段(2017年至2018年)。
六、部門職責
市委辦公室:
市政府辦公室:
市委組織部:
……
七、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
(二)明確職責分工。
(三)加大資金投入。
(四)加大宣傳力度。
一、加快建立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投融資機制的重大意義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引導,市場推進。
堅持積極推進,穩步實施。
堅持權責明確,理順關系。
(三)目標任務。
三、構建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政府投入機制
(一)加大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投入力度。
(二)構建持續的生態文明建設資金增長機制。
(三)加大政府轉移支付力度。
(四)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和資金的引導作用。
四、完善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金融體系
(一)加大政策性金融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支持力度。
(二)積極推動商業性金融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三)加強與國際金融組織的合作,引進國際信貸。
五、創新生態文明建設投融資模式
(一)推進新型融資模式在生態文明建設投資中的應用。
(二)加快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合作模式。
(三)創新生態文明建設投資運營機制。
(四)鼓勵生態環保企業債券融資。
(五)加快發展服務生態環保企業的股權投資基金。
(六)利用風險投資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七)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社會多元參與機制。
六、落實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二)完善監管體系。
(三)健全法規制度。
(四)加強宣傳解讀。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作為基本方針。
堅持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
堅持把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作為基本動力。
堅持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為重要支撐。
堅持把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作為工作方式。
(三)主要目標
——國土空間開發格局進一步優化。
——資源利用更加高效。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生態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確立。
二、強化主體功能定位,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四)積極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
(五)大力推進綠色城鎮化。
(六)加快美麗鄉村建設。
(七)加強海洋資源科學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
三、推動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八)推動科技創新。
(九)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十)發展綠色產業。
四、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循環高效使用,推動利用方式根本轉變
(十一)推進節能減排。
(十二)發展循環經濟。
(十三)加強資源節約。
五、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切實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十四)保護和修復自然生態系統。
(十五)全面推進污染防治。
(十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六、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十七)健全法律法規。
(十八)完善標準體系。
……
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統計監測和執法監督
(二十七)加強統計監測。
(二十八)強化執法監督。
八、加快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社會風尚
(二十九)提高全民生態文明意識。
……
九、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三十二)強化統籌協調。
(三十三)探索有效模式。
……